業餘無線電是什麼?又要怎麼入坑?
業餘無線電是給一般人使用,非職業性、非營業性,且主要用於技術研究、教育、業餘興趣和緊急通訊的一種無線電頻譜業務。它的相對則是軍事無線電、收音機廣播或遠洋漁船聯絡用的這些有特定用途的無線電。這裡的「業餘」不是不專精的意思而是非職業和商業用的無線電,只是特別開給一般人使用、研究無線電技術的頻段。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家會接電信公司的專線、ADSL、光纖上網;在戶外可以申請手機門號使用電信公司的漫遊或電話服務,但這些服務都要仰賴電信公司投入資金打造的網路系統,一旦有天災、戰爭導致基礎設施損壞或是位處偏鄉就沒有這些基礎設施,那手機、電腦就完全沒辦法和別人聯絡了。可無線電不一樣,無線電使用電磁波[註1]傳輸,設備之間只要約定好頻段並且在發射功率最大可 傳輸範圍內的就能順利發送。
無線電也常被用來在人多的活動時工作人員互相聯絡,因為網路、電話這種服務是大家透過附近的基地台把信號傳送出去,當有一大群人聚集在一塊和同一個基地台通信,那基地台就會很忙造成掉包、卡頓。因為這些訊號都是用電磁波傳輸,算是一種廣播,別人的手機和基地台傳輸的內容你也會收到,只是通常會有加密你打不開, 手機收到不是送給自己的會自動忽視,不過這些用不到的信號對手機來說就是雜訊,基地台如果設得太密集也會產生雜訊,對通信品質的影響非常大。 順帶一提,信號強度和通訊品質只有部分關聯,信號愈強並不一定代表通訊品質愈好,通訊品質好信好也不一定愈強。
信號強度主要是和離基地台的距離和遮蔽物有關,通話裝置顯示的訊號格數便是信號強度;而通訊品和是語音的位元錯誤率(BER,Bit Error Rate)有關。發送端送出一串資料,在傳送過程中如果被干擾 那接收端收到的資料和原始資料就會變得不一樣,根據干擾的程度從斷斷續續到只剩下雜音。總之,干擾少,在訊號強度弱的地方也可以正常通訊,在干擾多的地方訊號強度再強也沒有用。
台灣無線電執照分三等,三等最低,一等最高,持有無線電收聽並不犯法,但沒有無線電使用執照是不能在頻段裡面講話的。要用無線電和朋友聊天需要先到 NCC 考證照,三等題庫共 570 多題,涵蓋無線電相關的法律常識、通訊方法及原理、電學還有一些使用上要注意的事,考試題目會從題庫抽 35 題出來考,錯不超過 10 題就可以拿證,更佛心的是法規題佔比較多,給一個情境問有沒有違法的題目蠻多的, 完全可以考了三等拿著機子再繼續深入研究,這應該也是他們會這樣考的原因,實際操作產生興趣後就會自然而 然的懂更多了,沒有人是一開始就什麼都會的。
雖然我也還沒研究的非常深入,不過玩業餘無線電的人通常會做這些事:
- 國際交流
- 用約定的頻段和陌生外國人交朋友,通常會順便交換通聯證書
- 緊急通訊
- 基礎設施癱瘓的時候可以使用
- 通信技術研究
- 天線設計、多工技術(分時多工、分頻多工之類的)和其他雜七雜八和通訊相關的東東
業餘無線電這個坑蠻深的,不管是金錢上還是技術上……我拿到電台執照當天晚上我和我的朋友們就發現手上的機器功率(8 W)完全不足以覆蓋這麼長的傳輸範圍讓我們可以在家聊天 ,直接變成無限墊再買一台更高功率的。
註1
電磁波又稱電波,是一種由光子構成的波動能量,能以光速進行傳播。它的特性可以通過公式 v = f × λ(波速=頻率×波長)來計算。無線電通訊的核心,就是在不同的頻率範圍內傳輸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