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過路費

·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中華電信提供的服務

家裡中華電信光纖的合約期滿了,簡訊、電話都來通知我記得要續約,這個電信合約是從我爸名下繼承過來的, 因為他葛屁了,換我在接著付錢。繼承當下我並沒有任何選擇,必須繼續付 300M 方案的錢,否則就得支付違約金,這個方案一個月要 999 台幣,我覺得對我來說是一筆可以縮減的開銷(畢竟我沒在工作賺錢),加上我下學期開始會搬到學校宿舍住,我完全不認為我應該繼續繳 999 ,因此我這次想挑選其他的方案。讓我們來看看中華電信給老客戶哪些選擇吧!

看中華電信的方案只要專注在上傳下載網速和單純租用網路服務的價格就好,不要考慮那些奇奇怪怪的贈品分支,那個就是分期付款買下一個你原本不需要的電器。愈高價值的商品,綁約理所當然就愈久,雖然你下一期理所當然會繼續付錢使用網路,但為了這點小家電多了 9600 塊錢在 4 年的網路費上是非常不划算的,因為你是每個月付錢,所以第一期多付的 200 塊絕對會因為通膨和利息比最後一期多付的 200 塊還要多,你算一算期付金的貨幣現值就會知道這一點都不划算。

如果那些電器對你來說真的有必要購買,請現在直接拿著錢走進商店買那樣東西。假使你覺得他這樣行銷有打動你,還是不要買這個方案,你要買的是中華電信的股票。


這是 300M 方案,要價 999,享有上傳下載 300M。是我想換掉的方案,降一個階級看看有什麼選擇。

hinet-300M

蛤?100M 方案有沒有搞錯啊,我的使用體驗變成 0.33 倍,上傳下載速度還不一樣,上傳只剩下可憐的 40M ,300 M 以下的速度都是這樣不對稱的。我家還有伺服器在跑耶,我的 home lab 服務會被影響到啊,這樣我還要降速嗎?體驗理論上會少了 0.33 倍(如果不計較上傳的話可能不只 0.33),價格卻只有減少 0.8 倍,所以買 300 絕對是最划算的選擇,你搶吧!你們就是想要大家不管需不需要都無腦買 300M 就是了,中華電信你太狠了。Starlink 要是在台灣普及有你們好受。

hinet-100M

難怪年年都有賺錢,搞這種基礎建設簡直是暴利,中華電信這種 ISP 就是網路世界的馬路,我要拜訪別人家看看他們伺服器的檔案都得向他們付過路費,簡直就是地痞流氓。這種基礎建設就應該確實的公有化(也不是交給國家),台灣哪個地方的馬路有付月租費才能上路的道理?當然我能理解要聘任維護翻修,不過要收錢維護也應該從每個自然人和法人擁有的可上網設備算數量課稅才對。

中華電信 200024 財報 來源:中華電信 2024 財報

為什麼只能選中華電信?

在最擁護「人權」的台灣在數位人權這方面簡直一踏糊塗,憲法到底有沒有、應不應該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呢?這顯然比哪個黨派在立法院是多數還重要吧!又為什麼台灣其他規模較大民用 ISP 例如遠傳、sonet 都還是走中華電信電路?多數你講的出名字、接受個人申請使用的本地電信商其實全都是二房東

台灣有第一類電信事業之綜合網路業務執照可以合法經營固定通信業務的公司有: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CHT)、台灣固網股份有限公司(TFN)、亞太電信股份有限公司(APTG)、新世紀資通股份有限公司(NCIC)和台灣碩網(so-net)。

其中中華電信你很熟;台灣固網就是台灣大哥大,好像沒有提供單純的寬頻服務;亞太電信和新世紀資通都是遠傳的,而遠傳寬頻服務走的是中華的線路台灣碩網也是中華的線路。你去看計費方式都是說要和你收中華電信的電路費,因此價格都還是 follow 中華電信的計價標準

中華電信資費

會這樣還是因為中華電信以前是國營的,現在只是披著民營的國營企業,過去(甚至是現在)擁有最多資源注入和既有用戶。其他後進的電信商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自己拉線路又會因為前期設備不好網路容易斷線造成大家更不願意使用非中華電信網路的這種惡性循環,

提示

第一類電信業務和第二類最大的差別就是第一類才能自行佈線,但我覺得這些一類電信業者拉垮的就在於他們還是仰中華電信的鼻息,導致市場完全被壟斷,沒有太多議價空間。

網路就跟一般馬路、高速公路一樣是民用基礎設施,馬路才沒有繳錢繳的多的人可以開超過時速 50km 對吧?網路基礎設施就應該是公共財,這才是民主國家真正的「自由」好嗎!沒有網路的人在網路上根本沒有發言權,網路現今又成為大家主要的溝通方式,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公平,憲法賦予的自由?

在不影響其他人的前提下,為什麼我不能自己決定我要不要繼續把速度提升,反而加速還得付更多錢?他們的客服也都強調升速降速不需要工程師來設定(也不應該有,本來就要自動化),那中央控制電腦為什麼沒辦法提供更彈性的網速選擇呢?不說了,我要去中華電信網站上續約了,抱怨歸抱怨,提出問題後默默接受才是個生活在這個民主制底下的台灣好公民,不要太不滿,畢竟也沒得選。

數位足跡

·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下載了我從國小開始使用的 Google 帳戶中 YouTube 和 YouTube 使用紀錄,匯出之後看到要下載的內容覺得還蠻可怕的,光大小就足足有 43 GB,內容詳細紀錄了我在 YouTube 的一舉一動,並整理的井井有條!我覺得我已經不是很重度的 YouTube 使用者還有這多東西,每個人都這樣紀錄怪不得他有龐大的數據可以拿來改進演算法。

先說,紀錄不是什麼壞事,不然打開一些很久以前的影片留言或影片資訊欄說明會不見也蠻令人困擾的,但當這樣的紀錄整理好後真實的拿在手裡,就會覺得有點沈重了,能整理的這麼有條理才是讓我感到不舒服的,因為根據他們的使用條款,這絕對被拿來賣給廣告商和跑一些最佳化推薦的演算法。

YouTube 下載資料控制台

雖然這 43GB 大部分是我的頻道以前玩遊戲的手機螢幕錄製,以前的 iPhone 預設的螢幕錄影設定讓我每次錄製都產生超級大的檔案,直到我開始學計算機概論後才發現到這個問題。19 個檔案從第二包開始就都只有有影片(至少我目前下載了兩包都是這樣),但他提供的 CSV 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第一包壓縮檔內容

留言紀錄

首先是 comments 資料夾,裡面有所有我在各個影片留言區留言的內容,並紀錄了原始影片的擁有者、留言時間和超級留言打賞的價格,拆了一堆檔案是因為每個 csv 最多只放 200 個留言,大概是避免生成的時候把記憶體充爆。有這些資料可以幹嘛呢?就留言時間就可以畫月份、時間散佈圖,然後就會發現我在 2017 年前後比較常留言(國小生嘛,比較愛在網路上湊熱鬧),然後再看看頻道 ID 就可以分析是哪種影片,就知道我當時對妖怪手錶噗尼噗尼蠻熱衷的,留言都是在這些實況主的頻道,以後如果有曾經留言過的頻道主發布影片就可能有比較高的機率先出現在我的首頁,畢竟我還蠻死忠的。

YouTube Music

music (library and uploads) 這個資料夾東西和 csv 的條目有點少,加上我最近都用自架 Navidrome 聽音樂,沒看出來這是什麼的紀錄,還有一些我好像沒有聽過的歌曲,跳過這個。

影片中繼資料

我自己影片的資訊欄文字,還有一個檔案是放錄影的檔案的 EXIF 紀錄拍攝位置,我的影片不是有剪輯就是螢幕錄影,所有經緯度都是 0 ,我猜這個可能是直接上傳相機內容或是 YouTube 直播才會紀錄的東西。大部分的人不太會在 YouTube 直播,就算他紀錄你可能也不會在意,那來看看其他的例子:手機拍下來的圖片絕大部分都會有 EXIF ,如果你把這些檔案直接 PO 上 instergram 這些社群平台就相當於直接把拍攝位置資訊送給他,久了就可以形成一張活動網路,他就可以分析你喜歡在哪邊拍 reals、限時動態藉此推論你可能會在哪出沒,然後更符合需求的推送廣告。啊,也不用這麼麻煩,你有裝 App 就可以在後台偷看定位資訊了。

播放清單

收藏從未停止,行動從未開始。記得要整理才不會亂七八糟。

聊天室

和留言紀錄差不多的東西,只不過紀錄了我喜歡看哪些直播並和直播主互動頻率。

觀看紀錄

理論上有觀看紀錄和搜尋紀錄,通通跑不掉的。但我卻沒有看到觀看紀錄,覺得有點奇怪。

訂閱內容

一個紀錄頻道 ID 、網址和名稱的 csv ,這是我這次下載的這坨賽博足跡的主要目的,我要把訂閱內容放進 freeTube 和 YouTube 說掰掰。

頻道

這是我自己的頻道設定檔,包括橫幅連結、聊天室設定之類的,這沒有什麼。

最後一包-總覽

直接跳過中間的影片壓縮檔到最後一包壓縮檔,只有一個 html 檔案,寫了這次下載的內容和刪除這些紀錄的連結(還算他有良心),不過在刪除的過程它會千方百計阻止你,

summery

推薦你也可以去下載你的使用者資料,除了挖黑歷史,一口氣看到這麼多你自己的使用紀錄非常震撼。你在 YouTube 右上角的頭貼的選單可以進入下載頁面。

如何下載使用足跡

下載頁面

重灌手機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中午收到鄰居家一台裝了惡意彈出式廣告軟體的手機,用起來特別的痛苦,在桌面滑兩下就會跳出 5~30 秒不等的廣告, 因為我有點懶得1把有問題的程式找出來,加上他手機的大檔案又都在 SD 卡,我第一步的判斷就是重灌會比較快。

資訊

主要是我沒遇過這種,不知道怎麼做,也許進安全模式排查之類的,我重灌前有進去看看,但沒有很想仔細研究就直接砍系統了

重灌完之後就是服務條款要同意,然後會問你要不要裝這些建議的 App ,我當然勾了不同意, Samsung A21 也真夠狠的,那些我拒絕安裝的 App 就以灰色的 icon 出現在桌面,想刪他都不行。接著我就想來搞點事情,想刷掉他原本的作業系統,改用開源的去 Google 化系統。我花了蠻多時間才進入安全模式,後來還在 Grapheneos 這套只支援 Pixel 手機的系統上研究很久,晚上他就要拿手機,最後還是放棄繼續折騰,放過預設系統,之後再找機會對自己家裡其他手機下手。

後來我繼續爬文後才知道去 Google 化手機裝好如果想用 Google 的產品還得再額外做一些設定,以後要裝軟體我鄰居大概自己也設定不好,如果我真的幫我鄰居的手機刷成功了,對他來說可能是困擾。以前都覺得這些軟體公司很可惡啊這樣半買半送又喜歡監控用戶隱私,用了根本是助長歪風,不過大概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接受不用這些軟體或研究替代方案,強迫所有人都不要這些產品好像又不太道德。不要教 3C 麻瓜使用這些東西也不是,不用也不是(至少我是不用),蠻尷尬的......。

備註

雖然但是,Grapheneos 安裝起來真的很舒服,線插著在網頁點幾下就好了,至少文檔是這樣寫啦...如果你有 Pixel 手機我推薦玩看看

鍵盤有多髒

·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把我的機械鍵盤拆開做了一次大掃除,還蠻噁心的,不能只有我看到。能拔鍵帽的機械鍵盤就是棒,薄膜鍵盤不能拆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裡面變得很噁心,然後蟑螂和「福靈」就會住在裡面。

備註

福靈是史蒂芬金的小說《變形子彈之歌》裡面住在鍵盤裡面的小精靈,要定期灑食物在打字機裡面餵他們

骯髒鍵盤1 骯髒鍵盤2

標價詐欺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 Flipper 最近出現了部分的功能無法開啟的問題,韌體也無法更新,在 Momentum Discord (Flipper 韌體社群)和大家推測出可能的原因是記憶卡問題, 因為我確實沒有按照官網的建議使用了雜牌記憶卡,可能記憶卡出了一點問題導致 Flipper 無法正常運作,於是我就到附近採購記憶卡,我覺得 Flipper 平常就存簡單的文字檔而已空間不需要太多,8G~16G 就符合我的需求了。

出門前我想到最近有點太頻繁去 Nova 了,我想去其他的地方看看,因此先去了光南和燦坤找,光南最小只有賣 32GB 的卡片,於是我就到了燦坤,Sandisk 16G 以下的記憶卡真的不太好買,燦坤也沒有。但是同樣的記憶卡,燦坤標價比光南便宜了 60 塊,看了心情就很好,考量到繼續找下去的時間成本,我決定直接買燦坤 129 塊的 Sandisk 32G 記憶卡將就一下。

想不到結帳才發現我被騙了,店員告訴我 129 是會員價,沒有會員要 179,新辦會員要先繳 500 元會會費,聽到這個感覺真的很差,我原本預期是花 258 買到我的還有學長的記憶卡(他也買了Flipper 需要一張),現在要花 358 。如果原本標價 179 會員結帳現折 50 我還不會這麼不高興。你們記憶卡放在遠遠的架子上不讓客人直接拿,只看得到 129 的價格,誰知道要會員啊。雖然市價就是在 180 左右,不過這種標價方式我是真的很不苟同,可是我都走到櫃台因為這個原因就不買也很奇怪,還是硬著頭皮結帳了。回家路上在 Nova 看到日本橋只賣 136……。

我以後不要去燦坤買東西了,去你的燦坤!

排隊抽獎的策略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個週末我看台中 Nova有一場 Switch 2 的抽獎,抽中可以一折拿到 Nintendo Switch 2, 抱持著我是天選之人的僥倖心態在那天計畫去旁邊的誠品看書、買書。等等?為什麼是去誠品?因為 Nova 很多啊,發放號碼牌的時間有將近兩個小時吧,號碼牌人到就送,我預估人不會一直都那麼多而且一定人人都能拿到號碼牌。

果真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最後有快 600 人參加,我是 508 號,但我一去就拿到號碼牌了。更有趣的是這個活動的抽獎不會需要在現場被叫號,簡直佛心來著,只要結束後再過去公告版上看結果,這段時間我在誠品挑了一本書,看了暗網惡帝前幾個章節,簡直不要太開心。大家都太愛排隊幫主辦方衝人潮了,在抽獎活動故意遲到可能是個不錯的策略,畢竟抽獎的期望值不值得你花這麼多時間。

最後我沒中獎,但我也沒有很難過就是了。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暗網惡帝好好看,我開學後要去學校圖書館繼續看完XD

大師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常常看一則準備 APCS 程式設計課程的廣告,身邊的人連我姑姑都有被推到,接著我們就在聊這個課程的內容。

我對於這個課程的文案非常不齒,我認為這是在販賣焦慮,創辦人甚至都不參加參加學測二階,細節我就不說了,說太多就是擋人財路了,我怕會被吉(我只是討厭文案而已哦)。

總是在談論如何上大學的大學生

有些上了大學的大學生你在高中之前都會發現他平常在網路上的發言都正常正常的,但錄取了大學之後就換了腦袋似的,有的會直接出去拿著錄取生的名號開課, 有的甚至在自己的 Thread 自以為是的發表自己塞了假經歷的書面資料,他們一言一圍繞的整個大學的機制打轉。短期來說,這非常有話題,而且身分上包裝的夠好 在社群中散布的很快。當你專精的是如何在地位遊戲中取得排名,等到時過境遷,遊戲規則一改變,啪!全部就都沒了。

同樣的狀況在 YouTube 也能看到,有非常多 YouTuber 在討論怎麼取悅演算法、做縮圖、後台分析;還有本業是上政論新聞的「資深媒體人」(或許說他們是即興演員還比較合適),這些人總是在評論一個封閉環境的大小事,他們大概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這些課程、評論、教學有用嗎?

有用,絕對有用,拿著你的鈔票,快去上吧哈哈哈。學會新的東西是好事,注意你的時間平衡,如果你想復刻這些講師達成的成就,或許跟著課程走之外,你也許也該去開課。噢然後在這種課程如果講師還在個人介紹自爆自己是自學的話,那就代表這不是一個不能無師自通的技能,如果是我我就會寫我有高手傳授,我發現如果不把這些秘訣講出來就會被我帶進棺材了。如果你只是覺得要有人陪讀督促你的話,你需要的可能是讀書會。

企鵝

備註

有些技能是真的需要有人教,比如說開車、強調姿勢正確性的運動例如武術、羽球、體操,你自己瞎摸很容易走入死胡同或是姿勢不正確讓自己受傷。但程式是可以看免費線上課程 + 自己動手實作練出來的,教材同質性很高,圖書館的書可能就能幫你達成夢想了。

更新你的 iPhone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午看了小寧子最新談論 Apple WWDC 2025 的影片後,我覺得 iPhone 下個版本會開始變成災難,新的 UI 變動實在很蠢,手機就是要要在外面讓我更方便的傳訊息打電話,搞這些花翹的玻璃動畫不浪費資源嗎?而且要動圖、改 icon 風格我早就在用 cowabunga 玩了,就只差在沒有那些浪費運算資源的玻璃效果。

我要讓我的 iphone XR 當 ios18 釘子戶了,說是要當釘子戶,但我大概哪天還是要因為某些原因要用只支援 ios 26 以上版本的 App而被迫更新系統, 例如 SITCON 的 opass 我在 2024 年就因為這個破 App 讓我在高速公路上更新我的手機到 ios 18,想到就氣。

提示

大概不是只有我覺得這個設計很爛,wiwi 好和弦也這麼覺得

噢對,我的手機在幾個月前換手機後被強制更成 ios 18 了, 現在該幫他升到 18 最新版了,免得以後就只剩下 26 可以選,18 在上個月底有修復影響還算大的 CVE,好像沒有理由不更,如果你的手機也還卡在比較舊的 18 應該要趁現在 26 還沒正式發布更新上去。 iPad 的話...可能要等有人測試了,改得更像 Mac 我覺得是好事,現在的幕前調度真的拉垮,看發布會的 demo 好像還行。

備註

18.5 修復了 CVE-2025-31251 和 CVE-2025-31233,會讓你的手機打開特殊的圖片或影片造成記憶體存取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