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費
中華電信提供的服務
家裡中華電信光纖的合約期滿了,簡訊、電話都來通知我記得要續約,這個電信合約是從我爸名下繼承過來的, 因為他葛屁了,換我在接著付錢。繼承當下我並沒有任何選擇,必須繼續付 300M 方案的錢,否則就得支付違約金,這個方案一個月要 999 台幣,我覺得對我來說是一筆可以縮減的開銷(畢竟我沒在工作賺錢),加上我下學期開始會搬到學校宿舍住,我完全不認為我應該繼續繳 999 ,因此我這次想挑選其他的方案。讓我們來看看中華電信給老客戶哪些選擇吧!
看中華電信的方案只要專注在上傳下載網速和單純租用網路服務的價格就好,不要考慮那些奇奇怪怪的贈品分支,那個就是分期付款買下一個你原本不需要的電器。愈高價值的商品,綁約理所當然就愈久,雖然你下一期理所當然會繼續付錢使用網路,但為了這點小家電多了 9600 塊錢在 4 年的網路費上是非常不划算的,因為你是每個月付錢,所以第一期多付的 200 塊絕對會因為通膨和利息比最後一期多付的 200 塊還要多,你算一算期付金的貨幣現值就會知道這一點都不划算。
如果那些電器對你來說真的有必要購買,請現在直接拿著錢走進商店買那樣東西。假使你覺得他這樣行銷有打動你,還是不要買這個方案,你要買的是中華電信的股票。
這是 300M 方案,要價 999,享有上傳下載 300M。是我想換掉的方案,降一個階級看看有什麼選擇。
蛤?100M 方案有沒有搞錯啊,我的使用體驗變成 0.33 倍,上傳下載速度還不一樣,上傳只剩下可憐的 40M ,300 M 以下的速度都是這樣不對稱的。我家還有伺服器在跑耶,我的 home lab 服務會被影響到啊,這樣我還要降速嗎?體驗理論上會少了 0.33 倍(如果不計較上傳的 話可能不只 0.33),價格卻只有減少 0.8 倍,所以買 300 絕對是最划算的選擇,你搶吧!你們就是想要大家不管需不需要都無腦買 300M 就是了,中華電信你太狠了。Starlink 要是在台灣普及有你們好受。
難怪年年都有賺錢,搞這種基礎建設簡直是暴利,中華電信這種 ISP 就是網路世界的馬路,我要拜訪別人家看看他們伺服器的檔案都得向他們付過路費,簡直就是地痞流氓。這種基礎建設就應該確實的公有化(也不是交給國家),台灣哪個地方的馬路有付月租費才能上路的道理?當然我能理解要聘任維護翻修,不過要收錢維護也應該從每個自然人和法人擁有的可上網設備算數量課稅才對。
來源:中華電信 2024 財報
為什麼只能選中華電信?
在最擁護「人權」的台灣在數位人權這方面簡直一踏糊塗,憲法到底有沒有、應不應該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呢?這顯然比哪個黨派在立法院是多數還重要吧!又為什麼台灣其他規模較大民用 ISP 例如遠傳、sonet 都還是走中華電信電路?多數你講的出名字、接受個人申請使用的本地電信商其實全都是二房東。
台灣有第一類電信事業之綜合網路業務執照可以合法經營固定通信業務的公司有: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CHT)、台灣固網股份有限公司(TFN)、亞太電信股份有限公司(APTG)、新世紀資通股份有限公司(NCIC)和台灣碩網(so-net)。
其中中華電信你很熟;台灣固網就是台灣大哥大,好像沒有提供單純的寬頻服務;亞太電信和新世紀資通都是遠傳的,而遠傳寬頻服務走的是中華的線路; 台灣碩網也是中華的線路。你去看計費方式都是說要和你收中華電信的電路費,因此價格都還是 follow 中華電信的計價標準。
會這樣還是因為中華電信以前是國營的,現在只是披著民營的國營企業,過去(甚至是現在)擁有最多資源注入和既有用戶。其他後進的電信商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自己拉線路又會因為前期設備不好網路容易斷線造成大家更不願意使用非中華電信網路的這種惡性循環,
第一類電信業務和第二類最大的差別就是第一類才能自行佈線,但我覺得這些一類電信業者拉垮的就在於他們還是仰中華電信的鼻息,導致市場完全被壟斷,沒有太多議價空間。
- 一二類差別可以參考此文章看看網友們的討論。
- 第一類有哪些公司可以選擇看查詢 NCC 的電信法第⼀類電信事業⾝分轉換⾄電信管理法名單,清單很長,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有線電視或非民用佈線服務。
網路就跟一般馬路、高速公路一樣是民用基礎設施,馬路才沒有繳錢繳的多的人可以開超過時速 50km 對吧?網路基礎設施就應該是公共財,這才是民主國家真正的「自由」好嗎!沒有網路的人在網路上根本沒有發言權,網路現今又成為大家主要的溝通方式,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公平,憲法賦予的自由?
在不影響其他人的前提下,為什麼我不能自己決定我要不要繼續把速度提升,反而加速還得付更多錢?他們的客服也都強調升速降速不需要工程師來設定(也不應該有,本來就要自動化),那中央控制電腦為什麼沒辦 法提供更彈性的網速選擇呢?不說了,我要去中華電信網站上續約了,抱怨歸抱怨,提出問題後默默接受才是個生活在這個民主制底下的台灣好公民,不要太不滿,畢竟也沒得選。